【48812】“南越王”来了!穿戴丝缕玉衣、吃着烧烤来了

来源:m6网页版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13 06:21:58 36

  中新网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应妮)除了金缕玉衣,你是否还知道有丝缕玉衣?二千年前的铜烤炉和擦姜器,好像解说了为何广东人的“吃货”由来?

  10日在我国国家博物馆开幕的“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效果展”,让人们有时机一睹两千多年前岭南历史背景和文明的实在相貌。

  玉衣又叫玉柙、玉匣,由许多玉片穿缀而成,是汉代皇帝和高档贵族专用的殓具。因编缀玉片的资料不同,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和丝缕玉衣等。南越王赵眛的这件丝缕玉衣的部分玉片与广东曲江石峡遗址出土的玉器很类似,应是南越国宫廷所特制。玉衣的制造时代应在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要早于河北满城汉墓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金缕玉衣10年左右。

  专家介绍,这件对襟方式的丝缕玉衣是从未见于文献和考古开掘的新类型,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时代比较早远的一套完好玉衣,为研讨我国古代玉衣准则的源流供给了重要的什物资料。

  出土时,因南越王尸身和编缀玉衣的丝线现已迂腐,玉片散落在地,专家花了三年多时刻修整恢复,能够想见两千多年前制造玉衣更是怎么的消耗人力和物力。一起,在玉衣下面摆放有5块玉璧,脚还有一块双联玉璧,手握玉觹(注,音同西)。

  坐落展厅中的一件龙钮金印也颇有目共睹。这枚出土于南越王墓的“文帝行玺”龙钮金印是一个重要的身份凭据,它不仅是我国现在考古开掘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金印,也是仅有的汉代龙钮帝玺。它打破了秦汉时期皇帝用玺以白玉为资料、以螭虎为印钮的规制,与从前发现的“皇后之玺”玉印和“皇帝信玺”封泥一起印证了史书记载的秦汉印玺准则。

  据史籍记载,汉初吕后时期,第一代南越王赵佗从前僭号为“南越武帝”,其孙继位为第二代南越王后,僭号为“南越文帝”。第三代南越王婴齐不再僭号称帝,故“藏其先武帝文帝玺”。这枚金印出土于墓主人的胸腹部位,是墓主人身份最牢靠的证据,含义严重。

  南越王墓共发现铜烤炉3件。出土时,炉上均装备多种供烤炙用的配件,有悬炉用的铁链,烤肉用的长叉(双叉、三叉都有)、铁钎、铁钩。此件烤炉的炉壁上有4只乳猪,猪嘴朝上,阐明烤炉的主要用途应是用于烧烤乳猪的。

  展厅中的铜烤炉展品周围还贴心肠摆放了一把铁叉,也是出土时烤炉上装备的多种供烤炙的配件之一。

  一件铜姜礤,则更让人大喊广东人从南越时起就很会吃了。这件调料制器的上半部礤槽为方形凹槽,用以冲突生姜,然后在漏孔处挤出姜汁。专家估测南越王可能对姜汁佐食有特别嗜好,故而把它带入墓中。

  秦汉时期,岭南区域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开展,农业开展迅速,因而饮食资源较此前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开发,这为岭南饮食文明的昌盛奠定了物质基础。此刻,岭南公民渐渐的开端运用水濡、火烹、烘烤、曝晒、烟熏、风干、冰镇、盐腌、发酵等多种手段烹饪美味佳肴。

  南越国时期墓葬中发现许多人工培养的瓜果,经判定的有:柑桔、桃、李、荔枝、橄榄、乌榄、甜瓜、木瓜、黄瓜、葫芦、梅、杨梅、酸枣等。展览中还有禾花雀骨骼展品,这些从南越王墓出土的3个陶罐中发现许多禾花雀碎骨骼,皆无完好骨架,一起还混有炭粒,应是经过了南越国厨师加工处理后才放入罐中。

  展览展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讨院、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单位保藏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宫及广州区域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330余件(组)。南越王墓是岭南区域发现的尖端规划、出土文物最丰厚、时代最早的一座彩画石室墓,是我国汉古中的严重发现之一。

  其间,丝缕玉衣、玺印封泥、青铜勾鑃、组玉佩等代表性遗存标志着南越尖端贵族的身份、等级、位置,南越王宫署遗址出土的修建构件、钱币、木简则提醒了南越高档宫廷修建的标准及贵族豪华日子的实在相貌,它们与其它物质文明遗存一起出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区域家国一体的政治文明格式。

  展览分为“南域明珠”“四宇同光”“美食美器”“丝路序章”四个单元,力求经过广州区域最新的考古开掘效果,从中华文明的刻画构建、基因传承、融汇沟通等视点,在秦汉时期一致盛世的视界之下体系展现岭南区域光辉的古代历史背景和文明相貌与特征。